东方视窗
东方视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方视窗 >> 正文

顾志兴应邀来我院作《海宁人的读书与藏书》专题讲座

2014年05月07日 00:00 文/蒋丹 张启迪 摄/蒋丹 点击:[]
............................................................................................................................

4月29日下午,本学期仰山文化讲堂首度开讲,再次携手紫薇讲坛带你走进海宁文明遐迩的藏书世家,解读绵延千年的藏书文化,且听顾志兴精讲《海宁人的读书与藏书》。本次讲座由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海宁市文化广电出版局主办,海宁市图书馆、海宁市图书馆工作者协会、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承办。整场讲座,我院140余名师生参与聆听。

顾志兴,杭州人,196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浙江省古籍保护工作专家会委员、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主要研究浙江文化、文献,对浙江藏书史、雕刻印刷史的研究有一定的造诣,著有《浙江藏书史》、《文澜阁与四库全书史》等.。

讲座伊始,顾老师就表示“海宁读书种子多”。康有为曾经写过一副对联“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读书是有福人做的事。在座的各位大学生在海宁长安读书更是有福气的事。海宁长安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和长安的古运河文化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南宋期间,长安镇是进出首都杭州的必经之地、南北交通要冲,文人雅士进都科考,必经长安且多数会在此作歇,不少文人雅士吟诗作画,给长安镇留下了一笔浓厚的文化色彩。长安历史上有许梿和许楣两兄弟,许梿是“福尔摩斯”,擅长破案,曾任镇江知府;许楣著有《钞币论》,他的兄长许梿还给《钞币论》作序言,双方讨论这部著作中提出的问题。海宁的张宗祥,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也是中医大师,还懂外科、懂音律,编过魏晋南北朝的史书。杭兴斋,著名报人,辛亥革命时单枪匹马前往杭州城当时的城中城“旗营”说服清兵投降,之后更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杭兴斋多才多艺,不仅是记者,新闻工作者,更对《易经》有独到的研究,出过研究《易经》的丛书。长安历史上另外一位名人许姬传,虽然知晓的人不多,但也是一位历史文化名人,长期任中国剧协和梅兰芳剧团秘书。并致力于文物鉴赏和收藏,工书法,亦擅楹联。梅先生戏剧的代表作《贵妃醉酒》中使用了造型美观的折扇,当时有人指出中国在明朝时期才从日本传来折扇,唐朝的贵妃怎么能使用呢?但是后来有人研究《资治通鉴》指出,早在六朝时期,中国已经有了腰扇。从中可见梅先生的戏剧都是有历史考据依据的,其中许姬传就起了巨大的作用。

海宁人历来有读书的传统,特别自清朝以来,海宁人中的“读书种子”灿若星辰,查继佐、李善兰、王国维、蒋百里、吴世昌等都是闻名全国的学问家。陈寅恪对王国维“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评价更是对海宁读书人的高度肯定。清朝吴颢和他的孙子吴振棫补辑的《杭郡诗辑》,丁申和丁丙编辑《杭郡诗三辑》收录了杭州府诗人7933人,其中属于海宁的就有1500-2000人。海宁州的女诗人有18人,仅次于当时的钱塘县。按中国的传统说法“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的天职是相夫教子,家务女红,但清代的海宁州就出了这样一批有才女子。海宁袁花大族“查家”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有三兄弟,查嗣琏、查嗣瑮、查嗣庭。三兄弟在才女母亲钟韫的督促下,皆好诗书老庄之学。查嗣琏、查嗣瑮是康熙皇帝的“文学侍从”,被当世之人称为“大查,小查”。但小儿子嗣庭却是雍正间有名的文字狱试题案“维民所止”的受害者,冤死狱中,他的两个哥哥也受牵连,大哥被发配回家次年去世,二哥死在发配流放地,从中可见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

顾老师指出,据最新调查,大学生去图书馆借书读书的比率下降了10%多,大学生虚度时光,不热爱读书学习,痴迷于电脑网络,大概不是一件好事。顾老师还向学生们介绍他大学期间读书的情况:学校的读书氛围向来很好,学生们对读书也到了痴迷地步,夜晚在寝室楼盥洗室灰暗灯光映射下奋读的场景比比皆是。《曾国藩日记》中记录“读书”和“静坐”是曾国藩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大学生应该利用现有的好条件,多读书,读好书。

海宁人历来爱读书,也爱藏书。顾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藏书的基本含义,藏书中手抄本和刻本的区别,指出藏书家首先应懂得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印刷术未发明前,手抄本是主流的文化传播方式。即使出现了印刷术以后,印刷出版的书仍是少数,大量的作品,仍然是用手抄的形式留存的。名家的手抄本,和凡人的手抄名著,都是比较珍贵的。张宗祥一生抄校古籍6000余卷,当代人无出其右。历代的刻本中,以宋元版本为稀少珍贵,字大纸好墨香,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海宁的藏书世家非常多,例如袁花查氏,硖石蒋氏,盐花陈氏。海宁周春是历史上第一位研究《红楼梦》的人,他爱书如命,手边有两部书《礼记》和《陶渊明诗集》(宋刻本)。在清朝宋代刻本的书籍被藏书家认为是宝贝,因为流传下来的较少,一般非常少见。所以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礼陶斋》,之后《礼记》遗失,他把书斋改名为《梦陶斋》,最后《陶渊明诗集》(宋刻本)也因故被人“骗走”,他只好把书斋改为梦陶斋,意为做梦都在想着这部书。对于珍惜版本书籍的痴迷,从这位周春身上就可见一斑。

最后,顾老师表达了对东方学子寄予的厚望,他强调:读书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不断积累生命中最有价值的过程,勤读书、善思考,终将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读书、藏书皆能养性,希望我院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读书家和藏书家。


上一篇:我院学生连续两年在全国计算机软件考试成绩名列浙江省前三名
下一篇:我院召开2014年度招生就业工作会议

关闭


浙江省海宁市连杭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仰山路2号 | 电话:0573-87571500/87571557 | 传真:0573-87571500 | 邮编:314408
Copyright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招生网    技术支持:网络中心 信息化办公室|邮箱:dfzsb@zufedfc.edu.cn